潘毅教授针对沙质海岸软防护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近日,实验室潘毅教授为第一作者在期刊《Coastal Engineering》上发表了题为“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a submerged berm under the effects of regular waves in low-energy conditions”(规则波作用下低能沙质海岸人工水下沙坝演变试验研究)的学术论文,该研究合作者包括尹硕、陈永平、杨玉宝、许春阳和徐振山。
人工水下沙坝(submerged berm)也称近岸补沙(shoreface nourishment),指通过人工方式在近岸堆填沙坝,以起到削减波浪和给海滩缓慢供沙的效果,是一种间接的养滩方式。相比常规的人工养滩,人工水下沙坝对海滩的影响是间接的,且具时间滞后性,但因其环境扰动小、造价相对较低,在沙质海岸修复中有其独特优势。
低能沙质海岸广泛存在于我国的黄、渤海沿岸,受宽阔的大陆架和外海岛屿掩蔽,动力环境弱,水沙动力有其独特特征。该论文聚焦低能沙质海岸中的人工水下沙坝演变特征,解决了轻质模型砂的比尺推算问题,开展了大量组次的波浪动床试验研究,并使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EOF)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后处理,揭示了规则波作用下低能沙质海岸中人工水下沙坝的主要演变模式,并探讨了动力条件、波浪非线性参数等对其主要演变模式的影响。
文章下载地址: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8383922000849
1、低能沙质海岸人工水下沙坝的主要演变模式
2、动力条件对人工水下沙坝主要演变模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