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冉博士生关于潮沟曲流细菌群落分布特征的研究

近期,实验室葛冉博士生在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龚政教授主持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海岸动力地貌学:多因子驱动下潮滩系统演变机制研究资助下,开展了潮沟曲流细菌群落分布特征研究,并在生态学期刊《Ecological Indicators》发表了题为 “Meandering development of tidal creeks splits bacterial communities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Evidence from a field study in Jiangsu Coast, China”的研究论文。

潮沟是潮间带重要的地貌单元,学者对其物质运输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潮沟独特的水文和地貌过程(如曲流摆动、溯源侵蚀等)所产生的生态效应较少得到关注。近期研究表明,曲流发育能够引起潮沟两岸沉积物性质的差异,并由此影响地貌和生物过程。因此,亟需更多研究来揭示潮间带各种生态和生物过程对这一差异的响应机制,从而加深对潮沟生态效应的认识。

细菌群落是潮间带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参与潮间带营养物循环、污染物去除等多个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本研究通过现场取样,调查了潮沟弯道处沉积物性质的差异,分析了其对细菌群落及功能特性的塑造作用。结果表明,凸岸中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高于凹岸,主要由于凸岸中营养物质(TOCTN)和水分含量较高、泥沙粒径较细。寡营养(如Chloroflex)、耐旱(如Actinobacteria)和运动型(如Nitrospirae)细菌在凹岸中的丰度较高,而具有相反生态位偏好的细菌(例如,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a)在凸岸中丰度较高。网络分析表明,凹岸细菌群落具有较高的养分循环和碳吸收效率,但更容易受到环境干扰。基于FAPROTAX的功能预测表明,与碳循环相关的细菌功能在凹岸更为丰富,而与氮和硫循环相关的细菌功能在凸岸更为丰富。总体而言,研究结果表明潮沟曲流发育分裂了潮沟弯道处的细菌群落和功能特性。这些发现能够为进一步认识和预测潮沟的生态效应提供有利支撑。

该研究合作者包括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冯骞教授、海岸带所赵堃博士后、靳闯博士后、耿亮博士后及魏佳欣博士生。

 

文章下载地址: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0160X22010329

 

 

 


1、潮沟弯道两岸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


2、潮沟弯道两岸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